为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行业风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延安市安塞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压紧压实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卫健部门双重责任,扎实推动医疗领域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提高站位,周密安排部署。坚持将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专项整治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安排部署的具体举措,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高点站位统筹谋划。区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印发《2023年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室组”联动发力,督促卫健部门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要求,研究制定落实举措,先后召开安排部署会、动员会、推进会;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集中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等制度规定,组织观看《防患未然》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引导医务人员树牢纪律规矩意识。通过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专项整治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系统排查,全面起底问题。聚焦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医疗领域“风”“腐”易发环节,督促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对照是否存在在医疗器械、药品、试剂、耗材采购过程中拿提成、接受有价证券、股权等“吃回扣”问题;是否存在无依据不合理检查用药、非必要使用高价值耗材等“过度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不互认、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是否存在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等4方面10大类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公众号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设置举报信箱、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一系列举措,加大问题线索排查力度。
靶向发力,开展联动监督。成立由分管常委任组长,党风政风监督室、驻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第六纪检监察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专项监督检查组,联合卫健局、医保局等职能部门,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关注重点,聚焦与群众关系紧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岗位,对医疗机构及其下属机构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不互认以及履职尽责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等开展不间断、全覆盖式监督检查。目前,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6次,发现问题线索21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相关人员14人。
查改结合,提升治理效能。对查找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纳入医疗服务监管日常工作,狠抓整改落实。针对制度漏洞和监管盲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弥补监管制度短板,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三个采购”(药品、器械、耗材采购)、“两个不合理”(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和“一个不实”(工作作风不实)问题,建立健全《药品购销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劳动纪律及行风建设管理制度》。紧盯廉政风险点,加强重点药品、耗材监控和超常预警,对连续金额、数量靠前的药品实行限购、停购,从源头上防范“吃回扣”和“过度医疗”等不廉洁行为,切实把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塞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