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等7名中管干部被查,外逃27年的“红通人员”屈健玲被缉捕遣返回国……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一个多月内的反腐数据和力度,充分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遏增量清存量 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警示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反腐败斗争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迈上新征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新时代十年,腐败存量得到有力消减、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64.8万余件、处分457.3万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历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全部贪腐行为仅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前的纯腐败存量的占比逐年大幅减少,由2013年的80.2%下降至2021年的4.7%。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重大判断:新时代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报告同时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为新形势下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重拳反腐、步履不停,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党的二十大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两天连打两“虎”;安徽、贵州等多省纪委监委对多名省管干部立案审查调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布审查调查、党纪政务处分信息,遏增量清存量的效应不断彰显。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腐败存量,用“清除”替代“减少”,彰显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强决心。党的二十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着力分析2022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增量和存量的变化趋势,找准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加强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等新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的对策建议。加快处置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办,形成督办报告,推动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同时,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建设全国行贿人信息库,研究建立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行贿人的惩治力度,着力斩断“围猎”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坚持人民至上 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
群众利益无小事,“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新时代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聚焦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执法司法等民生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65万多件,曝光多起“村霸”“沙霸”“矿霸”背后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在身边。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民调显示,97.4%的群众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卓有成效,这个数字比2012年提高了22.4%。
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深入推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202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围绕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派员赴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实地调研。用好“重点帮扶县专项监督情况”报送机制,深化过渡期专项监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项目和环节加强监督,会同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制发《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通知》,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持续加强基层监督。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10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布2022年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破题解难”最新进展;安徽、江苏、重庆、辽宁等地推出大数据监督应用,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抓手;陕西、海南等省整合运用基层监督力量,推进开门整治、阳光整治。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党中央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加强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新特征新表现的研究,编发指导性案例、举办基层执纪执法培训班;部署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和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集中纠治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逃必追一追到底 持续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
党的二十大闭幕仅一周,中国银行广州分行黄埔支行原财务管理人员屈健玲被缉捕遣返回国,这是党的二十大后首名归案的“红通人员”;随后,潜逃29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肖秀娣回沪投案自首,彰显了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鲜明态度。
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进入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连续8年组织开展“天网行动”,追回外逃人员10668人,追回赃款447.9亿元,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中提出“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为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提供了政治引领,也为全球反腐败治理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对2023年以及未来五年反腐败国际合作进行谋划,就全力推进追逃追赃重点案件、稳步推进跨境腐败治理、积极构建双多边反腐败合作机制等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努力使反腐败国际合作继续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亮点。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介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经验,结合反腐败工作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不断提升我国在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同腐败的较量是一场殊死搏斗,只能进、绝不能退,只能赢、绝不能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坚定不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