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镇坪县:把准脉搏 对症下药专项治理农村扶贫互助资金
打印

为助力整县脱贫摘帽,安康市镇坪县纪委监委历时半年时间,对全县扶贫领域农村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治理。通过采取集中整改、教育惩处、建章立制等措施,全县58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基本实现规范管理运营,做到了专款专用,互助资金支持产业扶贫的普惠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排查+研判,把准问题脉。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抽调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7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重点深入到2016年以前成立的16个农村互助资金协会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专项检查,实现了互助资金专项监督检查全覆盖。为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拓展案源渠道,县纪委监委印发了《镇坪县脱贫攻坚问题线索有奖举报办法》,公开信访举报电话和信访举报邮箱,凡举报内容查证属实的每案奖励500元。截至6月底,经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共受理扶贫领域互助资金问题线索26条。通过对检查发现和受理举报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部分农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存在管理松散、账务混乱和贪污挪用问题;协会管理人员存在政策把握不准、违规放贷、干部入股分红问题;主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诱因是农村扶贫互助资金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主管部门及镇村监管缺失、少数党员干部自我要求不严等等。

整改+惩处,对症下良药。依据问题的轻重缓急,严格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三项机制”进行整改处理。针对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协会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和业务培训指导不够等问题下发了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县扶贫局、县财政局和相关镇坚持每季度对全县农村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县审计局坚持半年对各村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一次审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发现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形成日常监管新常态。在政策业务培训方面要求主管部门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培训方式,提高协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做到依规放贷入股。在财务账目管理方面,要求在建立“总账、明细账、现金账、日记账、凭证”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分户账、月报表和年报表,确保财务账目管理规范统一。针对7名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后按时归还利息和本金的,给予诫勉谈话处理。针对贪污挪用等严重违纪违规问题,严肃追究问责。如:钟宝镇三坪村村委会主任,互助资金协会会计、出纳欧某某利用自己保管互助资金协会专用章和会长印章以及现金的便利,挪用互助资金等问题,县纪委监委给予欧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对该镇分管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给予诫勉谈话、约谈提醒处理。截至8月底,整改共性问题19件,立案26件,处理26人,通报曝光3期17人,提醒约谈11人。同时,通过纪检监察机关问责追责,倒逼催收了一批不良借贷,挽回经济损失73万余元,得到了广大村民农户的认可。

制度+考核,治好顽固病。按照“县统筹、镇监管、村运营、户使用”的原则,明确“县长+镇长+会长”三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在脱贫攻坚指挥部增设金融扶贫工作组,抽调县金融办及县内金融机构人员集中办公,推动互助资金协会服务产业脱贫。先后制定印发了《镇坪县村级互助资金管理办法》《镇坪县互助资金协会会计核算办法》,出台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镇坪县脱贫攻坚工作“四个严禁、五个一律”》等纪律规定。业务主管部门按照《镇坪县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绩效管理办法及办公经费支出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实行绩效管理、严格年度考核惩罚,确保协会管理人员尽职履责。通过建立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运行的农村扶贫互助资金管理新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新注册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组织11个,为58个农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注入财政资金2900万元,3622户农户入股134万元,入股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全县871户农户借贷互助资金1364万元用于发展产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借贷农户增长了15%、互助资金使用率增长了13%。(作者系镇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栏目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警钟
下一条:千阳县:创新实践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