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让我拿到了救助金……”近日,在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办事处,王大爷接过工作人员手中1.5万元临时救助金后高兴地说。
收到临时救助金的王大爷今年72岁,是兴平市的低保对象,现居住地在西安市胡家庙附近,老伴和儿子都是残疾人,几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今年6月,他电话联系居住地胡家庙街道办事处咨询相关政策,新城区民政局及胡家庙街道办事处在了解王大爷的实际困难后,主动联系兴平市民政局,确认其低保相关信息和家庭基本生活情况,并就老人现状进行分析,按照救助政策,依据“就近就快”原则,由胡家庙街道办事处实施临时救助,迅速启动“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的社会救助绿色通道,将临时救助金发放到王大爷手中,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同时,新城区民政局将王大爷的救助情况反馈至兴平市民政局,秉持“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多部门联动,对王大爷后续生活情况保持关注,保障其家庭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新城区纪委监委聚焦突出问题,强化靶向监督,严肃问责查处,积极践行“一三五”工作法,切实推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落地见效。以政治监督为主线,以创新开展的“三个年”(即:政治监督强化年、执纪审查规范年、作风形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聚焦整治重点,细化分解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惠民事项清单、监督清单和惠民事项问题清单的五个清单,贯通多种监督手段,传导压力、倒逼落实。
在专项整治中,新城区纪委监委针对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督促区民政局围绕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畅通各级救助服务热线,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进一步健全“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早发现、早救助。
专项整治以来,新城区纪委监委积极践行“一三五”工作法,通过长效整改、通报点评、成果运用“三项”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回应群众关切,坚决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共开展监督检查274次,督导问题整改62条,督促主责单位建立完善制度6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次,给予组织处理11人次。同时,注重做深做实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不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出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开展“信用+”综合监督试点工作等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目前,新城区民政局累计救助1145人次,发放救助金363.73万元。(西安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