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统筹用好县镇村监督力量,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推动村级清收化债1.319亿元,整改合同5272份,收回集体土地5383亩,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带动农民增收。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围绕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财务会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环节,全面排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动态管理、对账销号、限期整改。并建立由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镇(街)纪(工)委主抓、村监委会配合的联动监督模式,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突出问题跟踪督办等方式,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实地检查,对专项整治情况开展监督。
同时,及时对接用好12345平台,采取“线下‘深监督’+线上‘微监督’”方式,加强信息公开,收集问题线索,分类处置群众反映投诉事项。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9次,发现和反馈问题34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个。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紧盯低价出租出售村集体公用地、林地,违规处置村集体资产,侵占村集体资源征占补偿等腐败问题易发频发的重点环节,全面排查起底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注重从专项督查、巡察移交、信访举报中发现挖掘问题线索,对收集到的“三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不严、使用不当、处置不力及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线索,快查快处、限时办结。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查找漏洞,建章立制,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9条,党纪政务处分10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2项。(礼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