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川县纪委监委针对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办案数量少、案件质量低等问题,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着力补齐短板、提升质效,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明确乡镇纪委书记除纪检监察工作以外不得再分管其他工作,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主责主业上来。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与乡镇党委书记座谈,督促各乡镇对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进行重新调整,进一步厘清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职能,确保有效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研究制定《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受理处置规范汇编》等相关文件,在信访登记、线索处置、立案审查等环节,严格执行案件查办请示审批程序,以制度形式保障办案安全。
该县纪委监委实行“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镇纪委”“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对问题线索统一管理、审查调查统一指挥、人员力量统一调度,综合运用提级督办、挂点领办、联合办案等方式,强化联动协作,凝聚起强大监督执纪工作合力,提升了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办案质效。今年以来,共联合办案3件。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纳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范围,与委机关干部同学习、同培训、同实践。今年全员业务培训3天,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1次、发放各类业务培训资料8套,参加省市县培训86人次,跟班学习13人次。推动补齐知识短板、提升业务能力。
围绕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该县纪委监委对全县各纪检监察机构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为7个乡镇配备了共24名纪检监察干部,实行“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模式,对各镇纪检监察机构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切实提升基层监督队伍履职能力。截至目前,全县7个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共立案46起,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68人,党纪政务处分46人。积极协调乡镇党委(街道),吸收政治素质高、工作水平突出、法学专业的干部加入到乡镇纪委干部队伍中来。县纪委主要领导和7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开展谈心谈话,对不适宜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确保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既“精”又“优”。把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强化学习监察法、监督执纪规则、监察执法规定等党纪法规,组织集中学习26次、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20次。(宜川县纪委监委)